一根棉签搅动天下诸“喉”,也带来核酸检测百亿市场风口。
随着核酸检测常态化,及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一些新成立的核酸检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同时,随着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到来,核酸检测人员也开始变得“抢手”。近期各地大规模招募核酸检测人员,日薪一千甚至两千元的消息刷屏。
几天前,河南发文称“年内将培训5万名核酸检测相关人员”;上海某实验室招聘核酸检测员最高日薪达1400元;北京一公司招聘核酸采检人员每天500元……
在一些招聘平台,核酸检测相关岗位年薪20-40万元的招聘信息也不在少数。
人们也愈发关注这些“发财”的企业。
-1-
近日,一家新近成立的核酸检测机构火速过审便引起公众一轮质疑。
在北京朝阳区宣布提升管控之后一天,北京朝安医学检验所公司工商注册成立。五一期间朝阳全员核酸检测,从成立到承担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仅用一周时间。
这家刚成立二十天的核酸检测公司股权结构非常简单。仅有2名股东,3位高管,其中大股东徐野持股90%,此前没有成立过任何公司。
5月16日傍晚,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回应称,为提高核酸检测产能,为核酸检测机构建立了审批绿色通道。北京朝安医学检验所近期接受两轮全市组织的实验室室间质评结果均合格。
其实,北京朝安医学检验所被质疑并非突然。近期,上海等地相继出现核酸检测结果被指不准确的案例,安徽合肥也有核酸检测机构因违规运作遭到处罚。毕竟,核酸检测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公众的广泛关切。
疫情虽然让无数商家生意停摆,也让核酸检测、疫苗等相关企业站上风口。目前全国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人次为115亿,接种新冠疫苗33.5亿剂次。
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医学检验相关机构437家,年度增速高达25.1%,为历年最高。截至2022年5月11日,今年我国已成立医学检验相关机构220家。
据浙商证券估算,若实现15分钟核酸采样圈,全国要设置32万个检测点(含已有医院等);因为常态化检测,检测量会激增到8300万人份/天。
东吴证券也按最极端的情况估算过,如果中国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按每48小时一次核酸计算,每个月费用约为1436亿元,一年的成本是1.7万亿。
从检测设备、试剂生产商、检测服务商、第三方检测机构到疫苗研发企业,几十家上市公司业绩成百上千倍的跃升,上演了一幕幕“暴富”和“逆袭”的故事。
-2-
一些金融细分行业有句行话,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如今面对九安医疗、科兴生物等抗疫公司交出的“成绩单”,恐怕都只能望而兴叹。
2022年一季度,九安医疗(002432.SZ)业绩独占鳌头。三个月狂揽217亿元,是2021年一季度的67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693倍,超过之前12年的净利润总和。
平均算下来,每天净赚1.6亿元,妥妥一架开足马力的印钞机。
九安医疗业绩如此“魔幻”,得益于其在美子公司iHealth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当地爆卖,并一举拿下100亿元的订单。而这也直接点燃了九安医疗的股价,半年从6元涨至80元。
上市仅半年的安旭生物(688075.SH)业绩也很“高调”。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55亿元,超2021年全年两倍。净利润27亿元,比去年一季度暴增31倍。
安旭生物2022年一季度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新冠检测产品在欧洲的增产和增收。
除了以上两家业绩“爆表”的公司,万泰生物(603392.SH)、明德生物(002932.SZ)等9家公司也拿出营收翻倍的“成绩单”。
其中,奥泰生物(688602.SH)、亚辉龙(688575.SH)2022年一季度营收超过去年全年,多家公司营收超2021年一半以上。
回望2021年,热景生物(688068.SH)一跃成为年度“业绩增长王”,主要原因是其研发的抗原自测产品获得大量外贸订单。
2018年之前,热景生物营收规模还低于2亿元,2020年也才5亿元,2021年营收却高达54亿元。2019年以前,其净利润不足0.5亿元,2020年刚突破1亿元,而2021年就达到22亿元。
这一年,万泰生物、博拓生物(688767.SH)也营收翻了一倍,而凯普生物(300639.SZ)也同比增长97%。
毋庸置疑,2020年更是核酸检测企业的高光之年。
武汉疫情之初,之江生物(688317.SH)、圣湘生物(688289.SH)、达安基因(002030.SZ)等6家企业的6个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最先获批应急上市。
被称为“抗疫第一股”的圣湘生物业绩可谓一骑绝尘。
2020年,圣湘生物营收从2019年的3.65亿元增至47亿元,净利润从0.39亿元飙到26亿元,增速高达65倍。
作为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商,圣湘生物核酸检测业绩占比高达77%。仅核酸试剂一项,这一年就带来20亿元纯利润。
当年8月,圣湘生物登陆科创板。创始人兼董事长戴立忠身家超过150亿元,跻身福布斯亿万富豪榜。
作为核酸检测服务的中坚力量,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承担一半核酸检测任务。疫情让他们“一战成名”,同时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迪安诊断(300244.SZ)、达安基因(002030.SZ)、金域医学(603882.SH)、艾迪康并称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四大巨头,市场份额约占半数以上。
自疫情以来,业界“一哥”金域医学27个月收入240亿元。其中,来自新冠检测的收入至少70亿元。而迪安诊断一共揽入280亿元。仅其2021年新冠核酸检测收入就26亿元。
背靠中山大学的基因诊断巨头达安基因,也凭借核酸检测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自2020以来,达安基因净利润合计超77亿元,仅2020年一年净利润就达到24亿元,是之前5年净利润之和的6倍。
达安基因2021年核酸检测相关收入达48.9亿元。除了核酸诊断服务外,其业绩增量还主要来自于核酸试剂盒产品销售。
即使是市场份额垫底的艾迪康,也因庞大的核酸检测需求实现了谷底翻身。
在2018年,艾迪康还处在破产边缘。自2020年以来,艾迪康从新冠疫情检测中豪赚22亿元。目前在谋求赴港上市。
-3-
不过,随着政府集采大幅压缩利润空间,核酸检测也并非一门长久赚钱的生意。当疫情红利消退,业绩“变脸”也是大概率事件。
曾经一飞冲天的赢家,终将“跌落凡间”。
部分新冠核酸检测企业“躺赢”的快乐也只持续了一年。从2021年开始,已有多家企业营收或净利润增长乏力。
从2021年至2022年一季度,华大基因(300676.SZ)营收、净利润持续双降。2022年一季度营收降低8.25%,净利润同比减少37.1%。
而之江生物(688317.SH)2021年实现营收20亿元,几乎与2020年持平,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了18.6%。2022年一季度营收虽同比增长23%,但净利润下滑12.9%。
这两家公司均表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采导致单价下降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其实这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疫情之初,核酸检测定价200元,之后便一路走低。在政府集采中,有些企业的核酸试剂供货价已低至约5元。国内最新一次新冠集采中标结果显示,新冠核酸试剂最低3.2元,抗原试剂最低3.91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价格已经逼近3到5元的生产成本。但集采带来规模效应,仍有一定利润空间,但远不及2020年。
另外,新冠核酸检测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资质获取是最大的门槛。如今有越来越多参与者进入,核酸检测入局的企业已从最初的6家变成已超过30家。
根据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平台数据,截至2022年5月11日,全国共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市场竞争加剧,打起价格战在所难免。新冠检测企业开始从“躺赚”变为挣“辛苦钱”。
更大的挑战在于,随着疫苗和特效药持续推进,疫情进一步控制,检测数量和规模都难回到过去两年的高峰水平。
后新冠时代,新冠核酸检测企业需要考虑新的出路与“钱”途。
一些“不差钱”的新冠核酸检测企业,已开始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比如,早在2021年5月,圣湘生物就开始尝试用并购、投资、设立子公司等方式,布局体外诊断领域的关键原材料、质控品、仪器设备等。
东方生物也完成对北京首医临床医学科技的收购,获得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医疗检测产品和设备、专利技术、认证证书及生产车间等相关资产。
而金域医学通过成立金圻睿生物,进入体外诊断中上游高端产业链。迪安诊断则是通过收购渠道资源,进入体检业务和线上2C居家检测。
眼下一轮轮全民核酸检测,看上去依然繁荣。将时间线拉长来看,核酸检测毕竟是短期需求。
随着疫情带来的阶段性红利进一步消退,留给核酸检测企业调整的窗口时间不多了。
如果您还希望阅读更多深度内容,也可以关注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官方公众号。从这里,一起走进北交所。
登录后发表评论